close
達爾文晚年的興趣轉向蚯蚓。他想說明,即便是再微小的改變,只要日積月累,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。就說蚯蚓好了,羅馬的競技場,就是被蚯蚓吃光的,然後變成一坨坨的大便。現在碩果僅存的這一座,大概是蚯蚓大發慈悲,或者有意留下來供後人憑弔的吧。
達爾文想說的是,演化也是一樣,再微小的變化,只要時間夠長,就會看見。譬如說,有科學家就相信鳥類是恐龍演化來的。
但是,以前上課也提 到一個實驗,說把白老鼠的尾巴連砍數代,依然不會生出沒尾巴的老鼠。答案可能是切的不夠多代,想想恐龍變成鳥類要花多久的時間?所以科學家應該秉持愚公移 山的精神,父傳子,子傳孫,一代接一代傳承切下去。也許到那時,老鼠也演化成人,而人也演化成老鼠了,誰知道?
另一種可能就是,外在的影響不會起到根本的變化。雖然說,羅馬競技場變成有機肥是滿酷的事情,但是如果它能演化成變形金剛,可能會更酷吧,我想。
有人會說,對啊,DNA,基改。變形金剛裡那隻地震波的那隻巨蟲大概是蚯蚓基因突變的吧。
好吧,閒扯淡到此結束。來吧,蚯蚓希望你能以後拉的不只是有機肥,而是一顆顆的黃金。加油,你可以,我會交代我的子孫持續觀察你的。
全站熱搜